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快讯

从物流垃圾变身创新产品 顺丰引领智慧包装新业态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设计大师原研哉将设计的本质与生活洞察力做了强关联,这种理念也影响了更广阔的产品设计领域。
比如说,包装设计。
在传统观念中,包装设计是一种短时消耗型产品,通常情况下分为两种:销售型包装和功能型包装。
一款巧克力或香水的商品包装属于前者,核心在于将眼球吸引转化为销售;物流包装则属于后者,强调的是货物安全等功能性。
现实问题是,物流包装在技术的功能性之外,既缺乏设计感,又缺失了重要的环保性,渐渐沦为不受待见的“脏乱差”之物。

国家邮政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8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了302.6亿件,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以及3.3亿卷胶带。
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经占到城市生活垃圾增量的85%—93%,部分垃圾的污染性极强,埋在地下至少要100年才能自然分解。
无论从商业成本还是环境保护角度,物流包装业都需要一场设计革命——将CMF(颜色、材料、工艺)设计的独特性和物流包装的实用性相融合,是这个痛点下蜕变出的一个足以引领绿色环保生态的商业新物种。

一场高校间的较量:快递包装如何兼顾外观与功能
显然,顺丰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2013年开始,顺丰组建了首家物流包装实验室——即现在的SPS中心。
不仅研发自有体系的物流包装产品,还逐步开放为全行业提供定制服务。
到了2016年,顺丰SPS中心着重致力于“可循环”包装的研发,推出了可循环使用近50次的丰·BOX物流箱,将绿色包装向应用层推进了一大步。
不止于此,自去年开始,顺丰SPS中心为了储备人才,开始牵头主办包装设计大赛,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枢纽,吸纳更多包装设计创意、挖掘和培养专业人才。

今年举办的第二届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全国92所高校的700多支学生队伍参加,涵盖包装工程、工业设计、轻工技术与工程以及食品科学等专业,收获包装作品近350份。
此外,今年还首次融入CMF工业设计元素,收获了来自全国的CMF工业设计+包装领域的跨界设计人才。
在12月8日举办的全国总决赛上,入围的15支队伍,分别通过现场演示、现场拆装、测试参数呈现等场景化展现方式,对各自的包装作品进行创新演绎。
来自东莞理工学院的WWW团队,最终凭借3C类商品的快递运输包装设计方案——《可循环按压充气袋》,获得在场9位评委的一致好评,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一举拿下“最佳原创设计奖”。
整场赛事看下来,会发现设计性与功能性的融合贯穿始终。

在顺丰看来,物流包装达到基础的安全功能还不够,还需要实现外观上的设计美感,也就是商品属性。
比如说,这次比赛的冠军作品,把充气袋设计成按压式,可以随意控制大小,适应不同商品的配送,这种设计就成为一种可反复利用的产品,从而替代高污染的一次性塑料充气垫,达到环保的目的。
“设计感—实用性—可循环—环保性”,基于这种功能闭环,顺丰完全可以借助CMF工业设计重新定义物流包装,将商品属性与功能属性合二为一,催生出物流包装新物种,开启不一定的用户体验。

一个体系的成型:物流包装的产学研融合之路
比赛中产出再好的理念,如不进行落地应用,终究都是纸上谈兵。
从这一点看,顺丰办这场比赛不只是为了比赛本身。
相反,顺丰正以此为基点,构建出一整套产学研包装生态体系。
据官方透露,本届大赛的优秀包装作品将进入顺丰科技SPS中心下属的TRANSPACK研究院进行改良和孵化。
TRANSPACK研究院致力于推进包装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不仅针对传统物流包装进行基础研究和标准化建设,更将全面打通整个可持续化包装产业链的融通合作。
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有可能在顺丰的物流服务链中看到来自这次大赛的优秀设计。
接下来,TRANSPACK研究院将继续主导第三届包装设计大赛,届时大赛将以更精准的课题、更精简的流程、更丰厚的奖励以及更高效的作品价值挖掘方式,于明年面向全国开展作品征集,也将通过对优秀作品的优化,加速其商业价值的转化。
中国包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利也对这次比赛背后的产业合作报以很大期许。
在她看来,一方面,顺丰可以借助人才挖掘及行业技术交流,深度拓展其包装技术生态圈。
另一方面,学生也能通过参赛践行理论学科知识。
最重要的是,物流包装领域能最大程度地在用户体验和功能创新的双赛道上实现新的突破,惠及社会大众。

一个理想的编织:包装设计背后的循环经济
经济学有一个知名理论,叫“物质流”。
在传统经济中,物质流是从资源到生产再到消费者的线性逻辑,随着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进化,对资源的利用开始考虑重复性问题,从而形成一种环形的循环经济理念。
大赛过后,顺丰还与产业界、设计界与学界进行了一场深度交流,以此激发大家对于物流包装设计背后循环理念的思考。
经过探讨,大家基本形成一种共识,物流包装的变革,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过程。
传统经济是两高一低:能源投入高、污染程度高、经济产量低。
到了循环经济,则反过来变成两低一高:能源投入低、污染程度低、经济产量高。
而物流包装在融合了CMF设计理念之后,也势必为循环经济创造更多的效益。

中国包装界泰斗、包装工程学科奠基人彭国勋认为,物质流动可以通过调控形成一个更新、更好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生态效率。
顺丰要想构建一个可循环的物流包装体系,并非易事,考验的是其在资源循环使用、产品设计与应用创新、市场教育、供应链等多方位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顺丰通过两届包装设计大赛的沉淀,已经在包装生态体系的构建之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无疑,这也给中国整个物流产业做出了一个良性示范,当更多的企业、机构和用户参与进来之后,一个更高效、人文、环保的物流包装产业,已经变得触手可及了。
⊙ 以上内容版权归微信公众平台「iNews新知科技 By 冯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