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硬科技是指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区别于由互联网模式创新构成的虚拟世界,属于由科技创新构成的物理世界。硬科技理念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米磊率先提出,具有自主研发、长期积累、高技术门槛、难以复制、有明确的应用产品和产业基础等特点,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STS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的缩写。这次路演项目包括“心脑智能监护可穿戴装备产业化开发”“心脑血管疾病磁导航设备研制”“肿瘤临床精准用药技术”“远距离步态识别”“神探视频搜索”“高比能量锂硫电池”“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等,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化、医疗大健康等多个领域,是一批中国科学院硬科技项目首次集中对外展示和推广。
广州日报讯 (文、图/全媒体记者王纳)你还在为手机上能运用人脸识别而沾沾自喜吗,你好像有点OUT了,现在步态识别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了;你平时有为了环保而尽量少用塑料袋吗,也许今后可以放心用包装袋了,因为可全降解的纤维素膜会取代塑料膜……这是记者昨日在中国科学院硬科技-STS双创项目路演活动上,了解到的一些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硬科技”。
6月27日,中国科学院硬科技-STS双创项目路演活动在深圳举行,14个中科院硬科技双创项目参与了此次路演活动。这些已经可以成果转化的硬科技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举办的还有应用成果展举行,中科院50余个涉及民生领域的有重大突破、有核心技术、有市场竞争力和显著影响力的项目在应用成果展上进行了集中展示。
步态识别技术:
能识别戴面具的罪犯
看过美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吗?剧中,AI技术“天才”Harold Finch开发了一套能够预测恐怖袭击的人工智能系统,名为“TheMachine”。这套系统通过图像和视频识别技术,将镜头捕捉到的画面人物、车辆等信息进行识别,将检测到的可疑人员进行信息比对,让AI来辅助警方识别罪案信息甚至预测可能发生的犯罪。
但是,如果你认为现实中的刑侦还仅仅依靠人脸识别技术,那么你就已经Out了。步态识别已经能成为AI识别的重要因素。所谓步态识别,就是通过人的走路姿态来识别人的身份的方法。每个人的走路姿态都不相同,比如孩子就能很容易辨别出父母的脚步声。因为人们在肌肉的力量、肌腱和骨骼长度、骨骼密度、视觉的灵敏程度、协调能力、经历、体重、重心、肌肉或骨骼受损的程度、生理条件以及个人走路的“风格”上都存在细微差异。对一个人来说,要伪装走路姿势非常困难,不管罪犯是否戴着面具自然地走向银行出纳员还是从犯罪现场逃跑,他们的步态就可以让他们露出马脚。所以,与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步态识别具有非接触远距离和不容易伪装的优点。
来自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项目研发团队在路演里展示了他们的远距离步态识别技术。他们通过“全视角步态识别+全类型人脸识别”的方式,构建泛身份识别新模式,助力生物识别发展。他们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唯一将视角步态识别做到精确度高达94%的团队。该项目在路演中获得优胜奖和白马奖。
纤维素膜:
缓解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经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来自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张军博士团队为此研发了“纤维素膜清洁生产新工艺”,是一种生产纤维素膜的新工艺。
纤维素是从自然界诞生,它是从植物里面提取而来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衣服里面的棉纤维,其实都是纤维素,纤维素材料在空气中,即便放100年它也不会被破坏,但只要把它埋在土壤或生活垃圾中,在微生物的存在下,几周之内就会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纤维素膜跟塑料膜比起来,有性能优异、无毒环保、可生物降解的特点。
但是纤维素的加工却非常困难的世界性科学难题,张军博士团队发明的“可高效溶解纤维素的离子液体新溶剂体系”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采用自主发明的这种溶剂,通过纤维素溶解、再生等物理过程制的全生物降解的纤维素膜。
我国每年产生七八亿吨的农业秸秆,现在全国农村各地均禁烧秸秆,秸秆高效利用是个世界性难题。而秸秆富含纤维素。
“如果我们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出可生物降解的薄膜,其价格将有望接近目前的聚丙烯薄膜材料,将其加工成可生物降解的胶带产品,在快递物流行业具有广阔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经在实验室完成,我们正在开发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化技术和设备。希望两三年后我们能完成这个项目,在市场上推出由秸秆原料生产出的各种绿色包装膜产品。”张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