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封面评论|葡萄按粒卖,过度包装的病还有治吗?

独粒包装的葡萄,剥好的橘子分瓣包装,切成块贩卖的辣椒,甚至还有放在保鲜盒里的罐装可乐……近年来一些“奇葩”的过度包装,产生了大量回收难、降解难的包装材料,给地球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新京报)

前不久,有关月饼的过度包装,照例又引发了一阵口诛笔伐。而相较于此,独粒包装的葡萄,分瓣包装的橘子,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过度包装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归纳那些令人发指的过度包装,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其中几种门类。其中,有些是“小份包装”,单根香蕉、独粒葡萄就属于此类,其背后的驱动逻辑是“个体购买取代家庭采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少”,此外许多水果的所谓精品化升级也在其中推波助澜;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过度包装属于“深度预处理之后的包装”,橘子剥好皮、苹果分块、黄瓜切片之后包装就是如此。据说,这是为了迎合现代人的“越来越懒”的饮食习惯,同时也是为了赚一道增值服务的钱……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些“过度包装”则纯属迎合小众人的怪癖,诸如可乐放在保险盒里,这被怀疑是投合那些洁癖患者“自己买的东西不能让太多人碰”的执念。

也许,从商业策略上看,“过度包装”是成功的,因为这让商家成功将同一个商品卖出了更好的价格,高出的售价完全可以抵充包装成本。但从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公共道德角度去理解,这一做法无疑是极其“不环保”“不绿色”“环境不友好的”。在缺少外部压力的前提下,营商者注定只会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行事,这实则意味着“过度包装”的出现并不奇怪。之于此,唯有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立法干预来“引导预期”,才能从根本上矫治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