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网购遍地开花,大量包装却令人头疼。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再次聚焦绿色物流。
继去年提出大力扶持绿色包装行动,今年张近东进一步提出《制定循环包装国家标准 建成绿色包装回收体系》的建议,直击行业痛点。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同比增长26.6%,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快递业务量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
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包裹,需要消耗编织袋、塑料袋、包装箱、胶带、快递运单等多种耗材,而快递垃圾回收体系不健全,导致这些包装材料只能满足一次性使用需求。
可循环包装的推广则存在一定的现实难题。如采用生物基胶带、可降解塑料袋,这些环保材料的成本约为不可降解材料的3倍以上,巨大的成本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而伴随着冷链物流的极速兴起,冷链商品的耗材回收问题更值得关注。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在2012年至2016年达到了118%的增速,每年随之产生近3亿个泡沫箱及10亿冰袋的冷链耗材。冷链包装废弃物专业处理收费较高,部分企业直接丢弃处理,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小觑。
“推进城市回收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积极参与的绿色包装推进组织,有规划有秩序地建设绿色电商城市。”张近东说。
张近东建议从制度层面推进可循环包装国家标准出台,制定更符合物流行业的绿色包装规范,推进绿色包装回收体系建设。企业、社区、学校等都可以尝试建立包装回收试点,由点及面,逐步达到绿色城市的要求。此外,建立绿色包装奖惩机制,配套出台推进绿色发展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制定冷链包装耗材标准,鼓励企业探索使用新型可回收冷链包装也是张近东对于绿色物流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