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19日电 题:上海国际艺术节:文化“国货”换上“新包装”
新华社记者王辰阳
“我个人的愿景是‘传统艺术的时尚演绎者’,我们团队的愿景是要让尽量多的人能够了解到京剧的好玩和有趣,进而了解它、亲近它。”京剧表演艺术家王佩瑜说。
在11月初举行的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戏曲论坛上,王佩瑜与大家交流了中华戏曲如何在当代传播的话题。艺术节期间,越来越多的文化“国货”换上“新包装”,获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复古包装”:连环画让小朋友记住中华神话
连环画是很多人儿时美好的回忆,一组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神话为主题的连环画作品在艺术节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创作成果展上亮相。
著名画家张培成承担了这一系列连环画中“伏羲织网”和“愚公移山”的创作工作。他说:“我在30多年前创作过‘涿鹿大战’的连环画,这次再用连环画来展示神话故事,是希望广大公众特别是孩子们能参与进来,因此我在创作中使用的色彩都很明亮,造型也很有童趣和感染力。”
除了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主题展上还出现了“孩子心中的神话故事”上海少儿美术书法大展的优秀作品,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动了不少观众。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施大畏是创世神话连环画创作的召集人,他说:“我们想通过连环画这种普及面最广的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方式,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我们文化的根基和文化自信的来源。”
“混搭包装”:融合创作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太极、查拳、剑术刀法……传统武术与现代舞的结合成就了本届艺术节委约创作的唯一舞蹈作品《舞术》。“这部作品里我最欣赏的片段是男女两个舞者一个舞剑一个舞剑魂,舞道与人合一的场景很有震撼力。”同济大学研究生卢丹阳评价《舞术》道,“阴与阳、攻与守、柔与刚,武术和舞蹈在这里得到共通。”
赵梁是《舞术》的导演,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通过舞蹈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他曾经把《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文物、昆曲《孽海记》作为主题进行创作。在赵梁看来,传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不断和当下的时代发生关系、产生对话,而所有的艺术样式只是表现手段和元素,只要特质适合,没有什么元素是不能放在一起的。
王佩瑜也在去年尝试过“混搭”创作,她说:“我去年演出了京剧与昆曲结合的《春水渡》,很多年轻观众还是挺认可的。我想还是要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让观众去理解,这是需要时间的,不要着急。”
“定制包装”:情感共鸣最能打动外国观众
《多彩和鸣》是本届艺术节上贵州文化周的主打演出,内容融合了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和水族2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后颇受好评。然而,这部作品的负责人之一贵州省歌舞剧院副院长裴贵援却认为《多彩和鸣》不适合去国外演出。
“国内观众喜欢看这种歌舞大场面,外国人却更喜欢看故事。”裴贵援说,“我们的民族文化外国演出商和观众都很感兴趣,但要在国外进行商演甚至能盈利,还要把作品适当改造。”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也有同感,他在艺术节戏曲论坛上说起上个月赴美国表演《霸王别姬》的经历十分感慨。“原本以为是在一个小舞台上演出,结果是在一个中国式的庭院,没有用任何话筒,声音效果却很好,情景交融,演到项羽诀别时,很多外国观众都流下眼泪。”尚长荣说。
以前考虑到外国观众的口味和语言障碍,多是武戏代表京剧“走出去”,近几年来,艺术家们发现只要是能产生共鸣的好戏也同样受到欢迎。
文化“国货”的走俏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这份文化自信源于艺术创作者们不断创新的活力,他们让文化“国货”换上多种多样的“新包装”,吸引来更多的“新”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