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试析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管的科学性

在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包装材料,近年来约有70%的集装箱装运货物使用木质包装。木质包装涉及货物种类多、影响面广,进境检疫批次多、携带疫情几率高,国内曾多次截获松材线虫、双钩异翅长蠹等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同时,木质包装检疫客观上影响货物通关时间,通关便利化与疫情检出要求的矛盾突显。如何在降低口岸查验率、实现快速通关的同时,有效实施木质包装检疫查验,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是当前口岸检验检疫部门面临的突出问题。

目前,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境货物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更多偏向于关注木质包装本身的风险因素,如有害生物风险、IPPC标识违规风险、携带禁止进境物(如土壤)风险等,对行政相对人行为违法违规危害的关注与防范手段不多。新形势下,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应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实施风险分级监管模式,在注重木质包装自身风险的同时,强化对违法违规风险的防范,突出防范可能造成重大植物疫情传播的风险,力争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开展风险信息采集与识别。系统收集、整理、分析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相关风险信息,包括涉及植物疫情及安全、卫生、环保、健康、反欺诈的信息和行政相对人违法违规信息。风险信息收集渠道以检验检疫系统内部渠道为主,包括口岸查验、稽查和实验室检疫鉴定、检验检测等信息。外部渠道包括IPPC、FAO等国际组织,国内外农业监管机构及相关社会组织发布的信息,媒体舆情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等。通过风险信息识别,确定影响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风险的项目:伪造、变造、盗用IPPC标识,擅自将木质包装卸离运输工具或者运递,擅自拆除、遗弃木质包装,未按检验检疫机构要求对木质包装采取除害或者销毁处理,未予申报,申报与事实不符,IPPC标识违规,携带活体有害生物,携带禁止进境物,有病虫害症状,无病虫害症状但仍传带有害生物,包装卫生状况差。

开展风险评估分级。通过组织专家会商研讨,确定木质包装检疫上述风险项目的评价等级,一般可分为高、低两个等级。对评价等级高的项目列为重点风险项目,将评价等级低的项目列为一般风险项目。综合考虑木质包装检疫风险项目和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危害,将木质包装综合风险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风险的确定主要考虑木质包装风险项目和相关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是否可能造成重大植物疫情传播风险(即系统性、区域性重大危害,涉嫌触犯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条),二级风险的确定主要考虑相关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是否可能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三级风险的确定主要考虑木质包装自身风险是否可能与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一般性不符。同时应考虑其风险与来源国家(地区)密切相关,将木质包装疫情发生的主要国家(地区)列为高风险国家(地区)。此外还应建立风险分级结果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木质包装风险信息、风险项目和行政相对人行为危害的变化情况,实时调整木质包装检疫综合风险等级、产品风险项目评价等级。

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抽查和稽查,同时抽查和稽查结果作为风险信息反馈到风险识别环节,实现风险识别和分级管理环节的双向反馈。对综合风险一级、二级的木质包装分别实施惩罚性和加严性措施,也就是突出对行政相对人违法违规行为的管控。对综合风险三级的木质包装实施常规性的指令性抽查(重点项目)和监测性抽查(一般项目)措施。因木质包装的自身特点,需分法检货物木质包装和非法检货物木质包装两类。同时结合企业信用、风险项目(重点和一般)、风险来源地几个方面来确定抽批(查验)率和抽检(送检)率,对信用好的企业实施一定优惠比例抽查。针对抽中查验批,依据企业信用等级设置不同的开箱率,对信用好的企业实施优惠性开箱率。

强化信息化支撑。采集大量风险信息数据和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技术是风险分级监管的关键,必须采用信息化系统,通过建设风险信息库、风险分级和分级处置规则库,实现风险信息采集、风险预警提示、风险数据统计对比等应用,实现信息程序化处理,方可提升监管效能,有效保障风险分级处置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