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背后多神话 徐俪成
WiseMedia
这几天端午放假连着六一儿童节,本来是父母陪伴孩子们开心玩耍的日子,但前些日子凤凰周刊一篇题为《中产教育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的文章却触动了不少家长的神经,在为尚在幼儿园的孩子四处寻找英语补习班的同时,家长们都在感叹如今儿童不得不将大量时间耗费在早教机构内,再难获得一个愉快游戏的童年了。事实上,家长从小开始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最终目的还是想让他们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尽早占领有利的位置,这种望子成龙的感情,在古今中外都很常见。就拿学前教育来说,古代的儿童虽然不如现在的孩子这样普遍参加“早教班”,但有条件的家庭依然会努力让学龄前的孩子提早接受教育,希望他们早日获得“神童”的美名,在之后的求学仕宦中取得先机。这样的孩子,同样要从小接受各种严格的训练,童年一点也不比现在的孩子轻松。
家学与早教:古人对“神童”的教育培养
对天才儿童的崇拜和向往,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秦国甘罗十二岁当宰相,齐国子奇十八岁治阿县的传说。到了汉朝以后,史籍传载中神童的事迹越来越多,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许多都是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声明远播。比如汉武帝时著名的经济学家桑弘羊,十三岁就因为善于心算被引入宫中;两汉之际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九岁就擅长撰写各类文章;汉末著名的儒学家郑玄,八九岁就能“下算乘除”;“二十四孝”中为父温席的黄香,十二岁就“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这些人在当时都是神童的典型。
赵仁年所绘连环画中“甘罗十二为丞相”的故事
从现代人的眼中看来,孩子即使不参加“早教”,一般六七岁也要上小学接受语文、数学的教育,古人那样八岁会算数、九岁会作文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古代的教育周期却不是这样,按照《周礼》《大戴礼记》等儒家经典的规定,古代孩童一般八岁“龀年”左右开始掉牙齿,这是“有识知”的标志,这时才可以开始接受识字、书法、方位、时序、礼节等基础教育;因为《论语》里孔子自称“十有五而志于学”,因此孩童通常要满十五岁才开始正式学习儒家经典。所以,在大多数人都是八岁识字、十五岁读经的情况下,上述那些八九岁就能写作、算乘除的孩子,自然在一般孩子中鹤立鸡群,